就业服务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招聘 > 就业服务 > 正文

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2019年招生宣传

发布时间:2019-06-07阅读数:

 

1 特色办学:卓越工程师班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遵循“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依托传统优势特色专业,联合企业,适应社会发展对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需求而设立的。主要是面对我国液态成形行业发展需要,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系统、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近年,毕业生就业率100%,其中考研录取率达到65%以上(含硕士研究生保送率20%,全部保送至双一流学校),考研员工中的80%被国内如中科院研究所、天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南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录取。

    卓越工程师班,面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员工,每年选拔20-26人,采用小班授课,按照独立的培养方案实施培养,更加注重实习,实训能力等的教学环节,形成了有利于培养卓越工程师应具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卓越班员工享有优质教育资源,优先推荐免试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资格。学院为卓越班员工提供在企业、实习基地累计1年的实习和实训机会。利用企业的行业优势,对员工进行职业培训,员工结业可以取得见习铸造工程团队格证书。

   

       

2 大类招生政策    

    学院按照2个大类进行招生,分别是材料类(含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和金属材料工程两个专业);材料类(含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三个专业)。员工在一年级按照录取的大类进行培养,一年后结合员工的专业兴趣及其一年级的学业成绩进行分专业培养。  

3 本科专业设置    

    学院现有五个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分别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和复合材料工程。其中,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山西省品牌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为“山西省特色专业”、“校优势专业”;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校品牌专业”。  

3.1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本科 理工类 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国防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能在材料、机械、国防、航空航天、汽车等相关行业领域,针对材料加工成型工艺开发与设计、工艺优化、成型过程控制及设备等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与设备设计、组织管理和决策的高级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优势:现有专任教师41,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8人,具有博士学位36人。专业属于国管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山西省品牌专业。专业设有液态成型、塑性成形、焊接三个方向,具有3门省级精品课程,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依托镁基材料深加工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复杂构件挤压成形技术国防科技工业创新中心、金属凝固控制与精确成形山西省重点实验室等多个优质教学资源,为培养员工提供了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平台支撑,也为培养员工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近三年,在科技创新赛事方面成绩显著,获得国际奖5项、国家级奖15项、省级奖32项,培养了大量的科技创新型员工。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主要课程: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金属学及热处理、成型过程检测与控制、传输原理、液态成型原理、塑性成形原理、焊接冶金学等。  

    就业方向:员工毕业后能够在研究院所、高等学校、政府机关、企业等单位从事材料成型工艺及设备设计、模具设计及制造、成型过程控制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毕业生就业遍布在国防、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因综合素质强、知识面广、解决问题能力强等优点,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近三年,本专业毕业生平均考研录取率35.2%,其中66%被国内如天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南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录取。

本专业杰出员工介绍

     

3.2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 理工类 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国防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能在材料、机械、冶金、航空航天、汽车等相关行业,针对金属材料设计与制备、材料结构研究与分析、组织性能控制、材料改性等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与设备设计、组织管理的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优势:现有专任教师21,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9人,具有博士学位16人。本专业为校级品牌专业,具有2精品课程,获省级教学成果2项依托山西省有色金属液态成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高性能金属镁合金材料开发及应用协同创新中心等多个优质教学科研资源,为培养员工工程创新能力提供了保障。近三年,本专业员工在各类科技赛事中尤其是全国老员工金相技能、失效分析等大赛中,获得国家级奖10项、省级奖15项。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加工工程  

    主要课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物理化学、金属学原理、固态相变原理及应用、机械制造基础、材料力学性能、材料物理性能、金属材料现代分析技术、金属材料学、热处理设备及自动控制、现代材料制备技术、金属腐蚀与防护等。  

    就业方向:员工毕业后能在材料、机械、冶金、航空航天、汽车等相关行业和领域从事金属材料设计与制备、材料结构研究与分析、组织性能控制、材料改性等方面的研究、教学、开发、设计、生产和管理等工作。也可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继续学习深造。本专业毕业生考研录取率连续三年超过34%,其中64%被国内如天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科院研究所、吉林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录取。

本专业杰出员工介绍    

3.3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 理工类 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国防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能在无机材料相关的航空航天、电子、冶金、建材、新能源等相关行业,针对无机非金属材料设计与制备、结构和性能控制及应用等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与设备设计、组织管理等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优势:现有专任教师2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7人,具有博士学位17人。本专业依托山西省智海混凝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进陶瓷研究中心和先进能源材料与系统研究院等多个优质教学科研资源,为培养员工创新能力提供了保障。近五年科研总经费600万元,获得省部级奖励2项,发表SCI论文13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学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无机材料科学基础、无机材料工程基础、无机材料工艺学、无机材料热工基础、无机材料现代测试方法、无机材料物理性能等。  

就业方向:员工毕业后能在航空航天、电子、冶金、建材、新能源等相关行业,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设计、制造、分析和性能评价等方面的研究、生产和管理等工作。近三年,本专业毕业生一直供不应求,就业率达97%以上,主要就业于中国建筑、中铁18局、三环集团等大型央企和私营企业。近三年,平均考研录取率为25%,其中50%被天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录取。

     

本专业杰出员工介绍

3.4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 理工类 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国防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能在在高分子材料相关的汽车、建材、电子电器、航空航天、军工等相关行业,针对高分子材料制备、改性以及高分子材料制品生产等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与设备设计、组织管理等的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优势:现有专任教师2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学位17人。本专业为山西省特色专业、best365网页版登录优势专业、best365网页版登录品牌专业,依托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实验室、山西省工程塑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优质教学资源,以及省内外多家大型企业共建的校企合作平台、工程化实践教学基地,为培养员工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坚实的保障。近三年,本科生在科技赛事方面,共获得了国家级奖14项、省级奖25项。

   

                   

                   

主要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主要课程: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高分子材料与配方设计、高分子材料表征与测试、高分子材料改性原理及应用、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塑料橡胶模具设计与制造。  

    就业方向:员工毕业后能够在研究所、高等学校、政府机关、企业等单位从事高分子材料制备、改性以及高分子材料制品生产等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与设备设计、组织管理等。近三年,本专业毕业生平均考研录取率为33.7%,其中60%被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录取。

本专业杰出员工介绍    

 

                           

 

3.5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  理工类  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国防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能在复合材料相关的航空航天、军工、汽车、轨道车辆、建材、能源开发等相关行业,针对复合材料制备、成型加工、结构设计及复合材料应用等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与设备设计、组织管理等的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优势:现有专任教师18,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9人,具有博士学位17人。本专业依托纳米功能复合材料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省高分子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培养员工的创新实践能力。近三年,员工在各类科技赛事中成果突出,尤其在上纬杯”全国老员工复合材料设计与制作大赛、SAMPE超轻复合材料竞赛全国玻璃钢/复合材料创新大赛中,获得国家级奖14项、省级奖16项。近五年科研总经费2100余万元,人均123万元;获得省部级奖励3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6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学  

    主要课程: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复合材料力学、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复合材料聚合物基体、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材料复合原理、复合材料工艺与设备、复合材料产品设计。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航空航天、军工、汽车、轨道交通、建材、能源开发等领域从事结构轻量化、低成本化、结构功能一体化复合材料的设计、分析、制造和性能评价等工作,以及科研、生产等管理工作。毕业生深受上市企业(如中国建材、中材科技、康得、威海光威)和大型国企(如中航复材、成飞、哈飞)等相关单位欢迎。近三年,本专业员工平均考研录取率为28.2%,其中55%被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南大学等985或双一流高校录取。      

本专业杰出员工介绍

4 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学风优良,人才培养质量高,毕业生深受社会认可。近三年,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考研录取率达33%以上,其中录取总数的60%进入985、211等双一流高校就读研究生。40%的毕业生,去往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地区就业,主要分布在兵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制造、新能源、建筑、教育、公务员等行业,企业对best365.com培养的毕业生评价为“进得来、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毕业员工中,不乏大批优秀人才,他们进入国企、民企成为企业老总或技术总工;也有自主创业,成为上市公司董事长;还有投身教育行业,成为专家学者。  

   学院高度重视员工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校外与湖北十堰东风汽车变速箱有限公司、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厦门金旸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双喜轮胎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新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冀州玻璃钢有限公司、连云港中复连众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中复碳芯电缆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单位建立了校外实训实践教育基地,并与山西清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重庆大江美利信压铸有限责任公司签约进行“卓越工程师”班的实践教学。

     公司不断探索学术科技育人新模式,依托全程导师指导,员工从大一开始接受科研思维培养,科技创新成果和创新人才不断涌现近三年,申报老员工创新项目70余项,获批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项目16项。员工积极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及学科竞赛,获国际奖6项,国家级奖53项,省级奖95项。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9 篇,其中SCI收录 3篇;获得专利6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

5 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简介

咨询电话:0351-3557676    

关于best365.com    

    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源于1941建校时的机械班和火工药班,办学历史悠久团队力量雄厚,教学科研条件优越,山西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山西省科技奉献奖先进集体拥有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山西省科技创新团队等多个省部级以上团队  

    学院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与博士后流动站,二级学科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均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中材料加工工程为山西省重点学科。学院设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新批)等6个本科专业。

                                                       

    学院拥有“镁基材料深加工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防科技工业复杂构件挤压创新中心、纳米功能复合材料山西省重点实验室、金属凝固控制与精确成形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省高性能铝/镁合金材料开发及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山西省有色金属液态成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8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教学平台。   

团队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13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2人,硕士生导师78人,教授34人,副教授54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06人。学院团队力量雄厚,拥有全国优秀教师、山西省教学名师与优秀教师,以及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国家、省部级人才30名。现有在校本科生21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400余人。

科研实力   

    近五年,学院先后承担多项国家863、国防973、国家科技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防基础科研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236余项,科研总经费达2亿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24项,发表各类科学研究论文14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600余篇,出版教                                                             材、专著20余部,授权专利200余项,其中国际专利5项。学院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先后与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外大学建立了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关系。

799D

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2019年官方迎新QQ群